對農村低保特困家庭給予特別救助是省委、省政府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,關心困難群眾疾苦,密切黨群干群血肉聯系的重要舉措。為確保這項惠民政策能夠得到及時準確的落實,隨州市迅速開展工作,嚴格核查對象,全市共認定特別救助對象947戶、1855人,月人均救助98.7元。截止目前,全市已經發(fā)放7至9月的特別救助資金,累計支出金額56.4萬元。 特別救助對象是農村低保一類對象中,無勞動能力且家庭收入微薄的重病、重殘、高齡體弱的特困家庭,一個村原則上不超過2戶。為確保特別救助對象的認定準確,各縣(市、區(qū))分別召開專題會議,組成工作專班。認定救助對象時嚴扣申報、民主評議、公開公示環(huán)節(jié),民主評議不過關,鎮(zhèn)、村兩級公示有異議的一律不報?h級低保部門初審時嚴把政策關,對于認定條件模棱兩可、政策挨邊但又不完全符合條件的對象一律剔除,做到寧缺毋濫,確保政策的嚴肅性。對初步符合條件的對象由縣級民政部門工作專班,抽調鄉(xiāng)(鎮(zhèn))得力工作人員直接入戶調查核實。按照誰核查、誰簽字、誰簽字、誰負責的原則,實行縣、鄉(xiāng)(鎮(zhèn))、村干部共同入戶,共同簽字,同時明確縣級民政部門入戶核查干部為核查工作的第一責任人。經過層層把關確保救助對象認定的科學、準確,讓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切切實實的落實到真正困難的農村貧困家庭。 做好特別救助工作事關農村特困群體的衣食冷暖,是民政部門發(fā)揮救助職能,促進社會和諧穩(wěn)定,維護經濟發(fā)展環(huán)境的重要舉措。全市民政系統(tǒng)將常抓不懈,加強對特別救助對象的抽查力度,嚴格按照每年核查兩次的要求對救助對象進行核查,切實做好對特別救助對象的動態(tài)管理。確保好事做好、好事做實,更好地服務于“圣地車都”、“神韻隨州”建設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