射死你天天日,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,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超碰,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国产日韩欧美综合在线,久久久亚洲欧美综合,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洲,中文字幕亚洲精品

隨州網(wǎng)

 找回密碼
 注冊會員
隨州網(wǎng) 首頁 生活 其他 查看內容

菜價漲了,受益的不是我

2013-2-4 08:46| 原作者: | 查看: 10638| 評論: 0|發(fā)布者: 霏霏|來自: 隨州日報

通訊員 胡坤明 王 娜
    關注菜籃子,就會關注菜價,談到菜價提高,人們會想到菜販可能是推高菜價的“罪魁禍首”。
    買菜的人看問題很直接,菜販們把蔬菜從批發(fā)市場批發(fā)來,賣出的價格比進價貴很多,他們認為,菜價貴,就貴在這“最后一公里”上。事實上真這樣嗎?究竟菜販和菜價之間有何關系呢?筆者近日在隨城鹿鶴菜場、水西門菜場、五眼橋菜場,做了采訪調查。
    地產(chǎn)蔬菜,“雜質”多
    五眼橋菜場是離我市最大的蔬菜批發(fā)市場黃垅批發(fā)市場最近的一個菜場,這里的菜價按照常理來說應該是最便宜的,但是,通過調查了解,這里的菜價和其他菜場相差不多,那么,菜價是如何被提高的呢?
    在五眼橋菜場,經(jīng)營地產(chǎn)蔬菜已十多年的楊女士介紹,青菜在黃垅批發(fā)市場批發(fā)價每公斤5元,轉到菜販手里零售大約是每公斤6元,甚至更高,每公斤有1元的毛利。這個利潤按說是比較理想的,但是菜販們卻反映說:“雖然每公斤有1元毛利,但是我們批發(fā)回來的菜有死葉、黃葉、菜篼子,有的里面還夾有泥巴,去掉這些損耗,每公斤能賺五六毛錢就不錯了!
    對于菜價上漲的原因,攤主們普遍認為是由持續(xù)低溫天氣造成的!拔覀円膊辉敢鉂q價,批發(fā)時價格就漲了不少,再不漲價連工錢都不夠!”
    經(jīng)營本地菜的菜販銷售的地產(chǎn)蔬菜一般有五種左右,如果每天每種蔬菜銷售約30公斤,每天可以得到毛利150元,按照菜販所說的,扣掉黃葉、菜篼子等“雜質”,每天仍然可以盈利90元左右。
    外采蔬菜,“水分”多
    外地菜千里迢迢運到隨州,由于路途遙遠,高昂的流通成本和“反季節(jié)”的特點注定了會高價出售,利潤空間相對來說就會比本地菜大。
    在水西門市場,一位專門經(jīng)營外采蔬菜的經(jīng)營戶陳先生卻道出了他們的苦衷:我們經(jīng)營外采蔬菜看起來利潤空間大,但實際上賺錢也不多。我給你算筆賬,以黃瓜為例,假如現(xiàn)在的黃瓜批發(fā)價為每公斤4元,我們零售價為每公斤6元,每公斤的毛利為2元,這聽起來很嚇人,但是,我們到批發(fā)市場以每公斤4元的價格購回的黃瓜,批發(fā)商是連包裝一起賣給我們的,一箱15公斤裝的黃瓜,包裝用的紙箱就有3—3.5公斤,一箱黃瓜凈重就只剩下11.5公斤左右。紙箱當成黃瓜賣的價格,最終會由消費者埋單,每公斤黃瓜的批發(fā)價格無形中就抬高到了5.2元左右。我們零售每公斤的毛利也就不到1元錢,如果加上滯銷腐爛掉的、外形不好賣不起價來的等等損耗,我們的毛利每公斤僅剩下六毛錢左右。
    陳先生經(jīng)營的有黃瓜、茄子、西紅柿、辣椒、山藥等,據(jù)他介紹,他每天共計銷售各類外采蔬菜200公斤左右,按照平均每公斤1元的毛利計算,一天可盈利200元,而按照他所說的去掉 “水分”,每天仍然可盈利120元左右.
    整進零出,折秤多
    56歲的諶大嫂來自于萬店,她不像其他的菜販有專門的賣菜攤位,她主要靠從菜農手里直接批發(fā)蔬菜放在三輪車里來賣,充當“自產(chǎn)自銷”的菜農在鹿鶴市場打游擊。
    談起賣菜賺錢,諶大嫂嘆了一口氣說:“要是有其他的活路,我就不做這個販賣小菜的活了!彼榻B說,她每天大約能賣七八十公斤菜,每公斤的毛利在1元左右。她和“坐攤”不同,菜農批發(fā)給她什么樣的菜,她就原樣賣出去,基本上不存在去掉死葉、黃葉、菜篼子、泥巴等現(xiàn)象。但是,諶大嫂說,因為她是“菜農”,菜農賣菜一般都習慣多給一點,“一秤進十秤出”,進回的五十斤菜能賣出四十五斤就不錯了,還有付錢的時候有些零頭舍去了,算下來一公斤也就只能賺五六毛錢。
    諶大嫂每天能銷售七八十公斤菜,按照每公斤1元毛利計算,每天可賺七八十元,按照她說的情況來計算,每天最少仍可盈利在五十元左右。
    起早睡晚,熬夜多
    熟悉的人都知道,在菜市場做生意的,菜販算是最辛苦的人員之一。早晨四五點鐘起床,晚上六七點鐘收攤,對菜販們來說是司空見慣的。
    他們每天早晨四五點鐘 (夏季兩三點鐘)就要趕到批發(fā)市場批發(fā)蔬菜,去的晚了就很容易進不到滿意的貨。蔬菜批發(fā)回來后,要分類整理,要守在攤邊賣菜。晚上收攤時間在六七點鐘 (夏季到晚上8點左右),這樣做是為了能夠將當天的菜全部賣掉,如果留到第二天菜就不新鮮,賣不起價錢來。
    鹿鶴市場里的菜販周先生夫妻倆經(jīng)營了2個連在一起的攤位,F(xiàn)在正是隆冬,天寒地凍,凌晨5點鐘,很多人還在睡夢中,周先生就趕到了黃垅批發(fā)市場,挑挑揀揀地購進了200公斤左右的蔬菜。周先生說: “只有到得早才能進到新鮮貨!彼钠拮有⊥趺刻6點左右會在攤位上和他會合,搬運、整理、上攤,他們夫妻倆整理著剛購進的新鮮蔬菜和前一天沒賣完的蔬菜,一直持續(xù)到有顧客前來。上午兩人就一起守攤銷售,只要得空,夫妻倆就整理菜,給顧客干凈、新鮮的印象。中午一人回家做飯吃,飯后換班另一人回家吃飯,然后再次會合,準備晚市的 “沖刺”,直到晚上6點多收攤回家休息。 “整個人累得筋疲力盡,只想睡覺!毙⊥跽f。
    賺錢不少,花銷多
    調查中,不少菜販都說:“菜價是漲了,可我們賣菜的沒得到好處!
    據(jù)了解,五眼橋菜場的楊女士和水西門市場的陳先生,為了方便做生意,都在菜場附近租房子住,房租每月在400左右,攤位費每月300元左右,還有進貨運輸成本、水電等等花銷。諶大嫂跟兒子在一起住,沒有房租負擔,但每月需交“臨費(臨時擺攤的各種費用)”120元左右。如果按照他們自己介紹的最低利潤來算,他們每月分別收入2700元、3600元和1500元,扣除各種費用,他們每月收入分別為2000、2900元和1380元。楊女士和陳先生都是夫妻兩人一起經(jīng)營,算下來每人每月的收入都不足1500元。
    筆者發(fā)現(xiàn),他們經(jīng)營的毛利雖然不少,但各種花費也多,與上班族相比,他們要辛苦得多,但回報不高。楊女士還說,冬季是他們做生意的旺季,等旺季一過,他們的收入還會減少。夏天的菜容易壞,有些白天賣不完的晚上就得扔掉,他們想在夏天守住每天的“利潤線”還要動一番腦筋。
    菜價上漲因素
    一、大量農民外出務工,土地流轉集中到種糧大戶!耙划菜園十畝田”,種糧容易種菜不易,菜農減少,蔬菜種植總面積減少,蔬菜供不應求,菜價自然上漲 。
    二、城鎮(zhèn)化進程加快,城鎮(zhèn)人口與日俱增,與之相配套的菜園子、菜籃子,短期內沒能跟上,菜價增高。
    三、城市框架拉大,新城區(qū)菜市場規(guī)劃和建設沒有配套,以致有菜無處賣、有人無菜買。
    四、很多蔬菜批發(fā)市場一旦遭遇天氣突變,外地和本市郊縣蔬菜運不進來或者運量減少,就會造成蔬菜量減少,價格上揚。
    五、隨州連續(xù)幾年受旱,特別是2012年遭遇了50年一遇的特大旱災,旱災導致蔬菜減產(chǎn),影響蔬菜價格。
    筆者認為,要豐富“菜籃子”,首先要規(guī)劃好“菜園子”,建好重要蔬菜示范基地是關鍵,同時鼓勵和引導散戶擴大蔬菜種植;還要搞好市場調查與調劑,加大外地菜調運,增加蔬菜供應總量,從源頭上解決供需矛盾,在保護菜農利益的同時,合理定價,有效平抑,豐富餐桌,讓利消費者。
    采訪手記
    有人常說菜販無良喜歡短斤少兩,但是很少有人走進他們的工作和生活。通過調查采訪,我們重新認識了菜販。
    菜販們是這個城市的一員,這個行業(yè)的人群是城市不能缺少的一部分。如果沒有菜販,我們的市場將變得匱乏,我們的菜籃子很難豐富,全部依靠菜農自產(chǎn)自銷并不能滿足市民需求。菜販通過他們的勞動和奉獻,為活躍農貿市場、促進蔬菜流通、保障城鎮(zhèn)菜籃子供應,做出了重要貢獻。
    如今菜販這個行業(yè)也開始和其他行業(yè)一樣,追求更加合理的利潤率了。簡而言之,菜販們考慮好合理的利潤率,算出自己一天應賺多少錢,再參考當天的進價定出零售價。在最后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,菜價實現(xiàn)驚人的一躍,攤販們看上去賺了很高的利潤。但實際上,在這些驚人的利潤率背后,大多是菜販這個職業(yè)維持城市生活所必須的合理利潤。
    菜價與菜販是有著密切關系的,菜販的勞動和合理回報是菜價確立和增高的原因“之一”,但絕不是“唯一”,我們應該看到菜價升高的多種因素。
    調查中,我們也的確聽說過因為菜販短斤少兩與顧客爭執(zhí)起來的,這說明這個行業(yè)從業(yè)人員需要加強自律,提升素質,樹立良好商譽。

最新評論

熱門資訊
公益志愿
    一周熱門團購
    返回頂部